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友联网 首页 风采 查看内容

血友妈妈唐友良:用爱作桨趟过沼泽地

2012-5-15 22:03| 发布者: 闲云| 查看: 2347| 评论: 0

摘要: 唐友良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20多年里悉心照顾身患重病的儿子,把困难学生当做自家子女,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唐妈妈”。
  用爱作桨趟过沼泽地——记“宁乡县道德模范”唐友良
  她是弱者,更是强者。儿子患先天性血友病留下严重后遗症,智力低下,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自己因长年劳累,多种疾病集于一身,长期在病痛中煎熬。接踵而至的困难无法阻挡她进取的心。她用乐观坚强、积极自信挑起生活的重担,用炙热的爱心谱成一曲育人的精彩华章。她就是唐友良,一位扎根农村24年的女教师,用爱和奉献守护家人、学生,用坚毅刚强抗击无情命运,用执着追求谱写人生壮歌。
  ■风雨来袭,她是家人坚强的依靠
  1993年6月17日,这是唐友良老师梦魇开始的黑暗日子,巨大的灾难狞笑着冲向这个原本幸福而优秀的女人,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这一天,不到两岁的独生子不幸从窗户上摔下来,磕破了嘴唇,却始终无法止血,最终被湘雅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甲型血友病。患者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血液没有凝结的功能,一旦破皮出血,便会血止不住,危及生命。即使无皮外伤,也经常会出现皮下出血,内脏器官出血,关节渗血,甚至颅内出血,从而导致死亡。这种病例每200百万人中才有一例。不幸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撕裂着一个善良母亲的心,唐友良欲哭无泪,宣泄无门。艰难求医问药后,得到的都是让人寒心的结论:此病根本无法医治,只能靠输血或直接注射VIII因子,暂时勉强维持患者的生命。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倾尽一切,也不能阻止死神肆意侵略的脚步,儿子随时会永远离去。更为严重的是,此病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腿肌肉开始萎缩,智力永远停留在二三岁的水平,体残加智残,生活不能自理,行走不便,不能上学。
  孩子特殊的病情,让唐友良过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不知多少个日夜,一家人揪着心抱着孩子在家和医院之间奔波。因为丈夫远在东湖塘教书,照顾孩子的重担便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她每天必须四点多起床,为儿子做好早饭后,再转两趟公共汽车赶往学校,晚上七点多,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为孩子做晚餐、洗澡、洗衣服。为减缓儿子肌肉萎缩的程度,她每天还要带着孩子进行锻炼,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要训练几百上千次。因为疼痛,孩子在训练时总是哭闹不止,因为坚持,母子俩经常摔成一团,挣扎很久都不能站起……
  就这样,这个坚强的母亲,在艰辛坎坷里搀扶着儿子,与病魔抗争了20余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尽管身体依然瘦弱不堪,行动仍然不便,但出血不止的次数明显减少,先天性智障的他,居然能认识很多简单的汉字,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能画出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人世间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奇迹,只因为她的身份是母亲。
  灾难总是接踵而来,2010年5月,七十多岁的公公意外摔伤,随即又患脉管炎,无法正常行走。照顾一老一小的重担全部压在唐友良孱弱的双肩上,但她并没有因为家庭变故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每天她都早早起床,做好祖孙二人的早餐和中餐,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再匆匆赶去上班;晚上回来,她总是先把饭菜送到公公手里,再去喂孩子,等到自己吃饭时,饭菜早已冰凉;每天做完所有家务后,还要帮公公熬药、换洗、按摩麻木的小腿……她把温暖和关爱留给了家人,把辛酸和苦辣留给了自己,不管风雨有多大,不管未来有多难,她都无怨无悔地付出,用真情守护着这个家。
  ■病魔侵犯,她是无畏不屈的抗争者
  不幸总是比较偏爱那些饱经苦痛的家庭,她的痛苦远没有结束。1995年,因严重大出血,她被送往人民医院急救;1998年,因劳累过度,她患上腰椎间盘突出;2003年,她再次入住湘雅医院,做乳腺瘤切除手术;同年11月,因子宫多发肌瘤导致宫内出血不止,她忍痛做了子宫切除手术……这些疾病和手术,让她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这个与灾难斗,与疾病争的女子,硬是坚强地扛过来了。而支撑她艰难走下来的,是对孩子的爱,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从此,菁华铺九年制学校的讲台上,常常会有一个教师,脸色苍白、强忍疼痛、扶着讲台为学生讲课;办公室里,常常会有一个教师,一边服下大把药丸,一边伏案批改作业……她把医生叮嘱她注意休息的病历藏了起来,只为能完成了她所有的教学工作,送走一个个成绩优异的毕业班。毕业的学生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敬爱的唐老师是忍着怎样的病痛折磨来为他们上课的,他们记得的,只有唐老师谆谆的教诲和无私的关爱。
  而现在,她又要忍受颈椎病的困扰,每天手臂疼痛得无法抬起,连穿衣服都成了一件难事,可是,她常常想办法垫高自己的右手,吃力地批改着每一本作业、为学生写好每一节课的板书。同事都劝她请假休息,可她总是以不想耽搁学生的学习而拒绝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与病魔的顽强斗争中,大大小小的病痛,都被她咬牙给顶起来了。
  ■真情呵护,她是学生的“红颜知己”
  人生最高的境界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我很幸福,而是你要比我幸福。对学生,唐友良充满了爱,她总是宁愿苦了自己,也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七八年来,光是帮特困学生缴纳学杂费、住宿费就已达三万多元,被她帮助过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唐妈妈”。贫困生贺宇清晰地记得,刚入初中时,唐老师不声不响地替他办好了住宿手续,节假日将他带到自己家里进行辅导,使他终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宁乡一中实验班;幼年丧父、母亲精神失常的小乐不会忘记,初中三年在唐老师无私的资助下,自己成功考入宁乡一中;家庭贫寒的朱俊龙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唐老师冒雨夜行十几里乡村土道,一身泥泞、一身汗水来到家里,仅仅只是为了让他重返课堂,他被感动得当场伤心抽泣,却只能无奈地告诉老师,家里供不起自己念书了。为了让他能够继续读书,唐老师硬是“四顾朱家”,与其父母反复交流,终于让他重返校园,为此,唐友良为他垫付了一期学费。而这样的事例,在唐老师的教书生涯中总是不停上演,她是学校里家访最多的老师,在她任教的20多年里,家访不下5000人次,足迹遍布菁华铺乡的各村各户……
  除了无私资助学生外,唐友良还善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聆听学生。她善于谈心,也经常和学生谈心,学生们甚至把她当作知己,有物质困难、心理困扰都能与她坦诚交流。有学生在作文中坦率地写道:“我把唐老师当作我的红颜知己。”虽有些用语不当,但足可见出她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用管班有方,育人得法来形容唐友良老师一点也不过分。一个个调皮叛逆、惹是生非的学生,在她非凡人格的感召下总能迷途而返;一个个让人却步,深感棘手的问题班级,在她的管理引导下,总能脱胎换骨、华丽转身。若要深究其原因,不外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和学生在一起”。她从不当众批评辱骂学生,从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她慈母般的心地,真诚温暖的话语,是治班育人的最大法宝。自1990年至今,她所带过的13个班级先后28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有5个班级被评为乡优秀班集体,5个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乡优秀班主任,县优秀班主任。
  ■执着追求,她是乡村教育的丰碑
  看到这些数字,你不能不感叹,不能不佩服。23个学年46次大型考试中,有37次为全乡第一,9次为全县第一。语文毕业会考合格率100%,连续9年为全县第一名,3次荣获菁华铺乡教育教学“特殊贡献奖”(此奖项奖励连续三年毕业会考成绩全县第一名的教师)。她何以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
  诀窍在于,唐友良非常注意教育艺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比如,在教学情境创设艺术上,她注重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善用导语激趣,巧用故事激趣。每次走进课堂,她都能让学生在兴趣中、故事中步入课题。又如,在教学组织艺术创设上,她通过探索,倡导了“互助学习小组”方式。那还是在1990年的时候,她将全班学生按学习水平、智能表现、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混合编成十个学习小组。在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实行评比记分制。这一形式一方面既便于学生讨论,又利于学生互相督促,并将单向反馈变为多向反馈,扩大了信息量,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通过实行奖罚计分措施和每月一评比表彰,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后进生也能在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得到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这个方式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学习组织者,通过自主承担和轮换负责的方法,让更多的同学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
  这就是唐老师。她爱学生,视学生为己出;她爱家庭,对亲人不离不弃;她爱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她风雨兼程,无惧困境与磨难,常怀一颗赤诚之心,让至真、至善、至美永存,让生命之花迎风怒放。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血友风采

友联网创业群:31044219

记得备注自身情况 不然不通过
© 2001-2013  友联网  Powered by 友联网(常州)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