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科研专家研究发现,人体尿液中的肾管状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之一,因为它的提取方法比其他办法更简单,且质量高。 此研究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外籍科学家Miguel Esteban博士领导的21名研究人员,花了8个多月时间研究完成。他们最终找到了利用尿液中的肾管状细胞成功将其诱导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Miguel Esteban表示,这种技术操作重现性好,所产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表现出很好分化能力。这篇名为《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之一》的文章于6月3日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美国肾脏学会杂志)上在线发表。 如今,自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出现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在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它不仅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而且不涉及人类伦理问题,对再生医学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目前,人体的许多细胞组织都能够被成功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比如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羊水细胞、血液细胞等等,但是哪种组织细胞来源最好,目前尚无定论。 对此,Miguel Esteban解释称,有时候在有某些皮肤病或者血友病、艾滋病等血液疾病病人身上,未必能从他们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或者血液细胞中提取出诱导干细胞,因为他们的这些细胞可能不健康。 因而,他们开始寻找其他方法获取,为病人们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他们随机挑选了13名年龄为20至30岁的不同肤色的人群,从他们的尿液中分离出来源于肾的管状细胞的尿细胞,用肾上皮细胞培养基培养之后,再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四种外源因子导入到这13名供者的尿细胞中,16至25天内,出现胚胎干细胞样的克隆,再将这些克隆挑出来继续培养,最终获得稳定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为了鉴定这些尿细胞来源的多能干细胞是否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Miguel Esteban将尿细胞向三胚层定向分化,分别为外胚层的神经元细胞,中胚层的心肌细胞,和内胚层的肝细胞。经实验鉴定,这些分化的心肌细胞具有动作电位和钙流,证明其具有生理功能。 Miguel Esteban表示,利用尿液进行诱导的技术操作更直接,只需要病人上一趟厕所即可,它的应用范围广、可避免其他方法产生诸多问题,而且采集尿液是临床检查中常规检测手段之一,可能会给更多的病人提供获得疾病多能干细胞模型的机会。Miguel Esteban还强调,由于肾小管具备不断重生的能力,它除了转换成诱导多能干细胞外,还能转换成为其他的细胞类型,并用于组织重建,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人造器官不是没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