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颓废、绝望、彷徨……10年后,他建立湖南省首家艾滋病志愿者组织,如今,在湖南省防治艾滋病圈中,无人不识小侃(网名),40多岁了还奔波在防艾第一线。昨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本报记者走近志愿者小侃(网名)和他的友爱之家。
帮助千名感染者和病人
小侃患有血友病,1994年,在接受一种人血制剂治疗时,又不幸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1994年,长沙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定点医院。因为经常与北京、上海的医院联系,他接触到了艾滋病志愿者组织。“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并不孤单,还有很多人在帮助我们。我意识到湖南应该也要有这样的组织,于是,开始筹建湖南省的艾滋病志愿者组织。”小侃说。
湖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陈曦教授说,2004年,小侃找到他,说想要为感染者和病人做点事。得到湖南省疾控中心支持后,湖南省首家艾滋病志愿者组织“友爱之家”成立。
2005年,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分院)被确立为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友爱之家申请将办公点设在医院,院方提供了办公室和活动室。从成立至今,已有1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与友爱之家取得了联系。“现在,我越来越相信,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希望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小侃说。
心理关怀不可缺少
陈东(化名)被确诊感染艾滋病后,整天就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连续几个小时盯着天花板,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非常抑郁。获悉情况后,小侃主动找到陈东。“我们每天与他沟通,真诚加上同样是感染者的亲近感,陈东开始说话了。”小侃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陈东基本恢复健康,回到广州打工,友爱之家为其联系了广州红丝带志愿小组。
由于陈东必须定期检测和领药,为避免他来回奔波,友爱之家把他每月在当地医院检测的结果,通过传真转交给长沙的主治医生。医生根据其检测结果发放药物,再由友爱之家将药物邮寄给他。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治疗专家王敏教授说,艾滋病防治,必须双管齐下,治疗和心理关怀。志愿者很好地起到了心理辅导的作用。
同伴教育让患者有家的感觉
友爱之家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呢?小侃介绍,“友爱之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同伴教育。他说,现在社会的歧视还很严重,大多数患者只通过公用电话与医生联系,很多患者不愿与社会接触,甚至放弃治疗,因为“社会的歧视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
志愿者每天进入病房探望住院患者,随时了解艾滋病人的治疗情况和心理状态,为他们讲解治疗知识,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同时给他们提供治疗信息和阅读资料,在活动室或病房不定期开展教育活动,邀请治疗效果明显,在生活护理方面有了一定经验的病人讲述心得体会,传授经验,相互鼓励。如遇特殊困难病人或儿童,志愿者也积极开展社会帮助活动,友爱之家主动与红十字会,民政、妇联部门联系,请求他们的支持,尽量为感染者减轻负担。
“友爱之家在人文关怀上,确实是政府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好的帮手。”陈曦教授说。小侃说,他们经常开展节假日慰问活动,高温季节,隔天给住院病人提供水果,使感染者/患者感受关怀和温暖。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少龙
|
|